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各領域的深化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和要求。同時,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總體要求,明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要措施,這對促進全國教學健康發展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改革中最重要的也是改革的具體實施者其實是教師,因為教師是教育的具體“操作”者,他直接影響著受教育的對象,教師對教育改革的理解也從根本上影響著教育改革的實施效果。教改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也離不開整個社會的配合,這也要求教師明確自己的“責任” 。
教師對于這個社會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處在這個社會的特殊位置,會影響到好幾代人的發展,甚至說教師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發展也不為過。因此,教師對于這個社會的責任也是極其重大的。
對于社會發展來說,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下至工人,上至管理者都是由教師“教”出來的。只不過他們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收到的教育理念也不一樣,甚至對于沒有接受太多教育的部分創業者來說,他們很多方面的特質也是有教師塑造的,還沒有誰可以說是一丁點的教育都沒有接受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事業發展的。這是教師對于這個社會的影響、意義,也是教師對于這個社會的責任。
那么教師的責任具體到實處,到底是什么呢?僅僅是教書嗎?當然不是,教師最重要的責任在于“育人”,在于對受教育者人格、品質、社會責任感和認同感等內在的塑造,教書僅僅是一種方法的傳遞,而在教書過程中最終要的就是對以上內在信息的傳遞,然而現在很多人對于這個認識偏了,真的把教師當成了“教書匠”。一定要記住教師教的不是書,而是人,教師也不是教書匠,而是“教人匠”。對于個人,特別是小孩子來說,他們都是具有自己的特質的,這也是孩子的特點所在,因此教師在“塑造”孩子的時候一定不是“順著自己”,而是“順著孩子”,要把孩子好的特質保留下來,這樣教育出來的人才是有特點有活力的。同時,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會對教師的教育活動產生認同感,這種認同是雙向的,他們在認同教師的教育的同時,也會認同自己,因此會更加有信心,這對于他們今后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力的。因此,教師最重要的社會責任就是對于受教育者的內在塑造。
對于不同專業的教師來說,他們還有一個責任就是促進一個行業的發展,其實,教師所教的內容不應該“往回教”,不應該停在原地教,而應該“往前教”,對于受教育者來說,他們往往是“不懂的”,而教師往往對于所教專業所涉及的行業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所教的內容應該是隨著行業的發展實時更新的,甚至是超前的,不應該受到現有教材的限制,教師在教育的同時應該鉆研所教專業的發展方向,增加“社會教材”的含量,這往往是非常難的,確實非常有意義的,這對于行業發展的促進將會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對于這個社會上的其他個人來說,他們去學習,去探究某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往往僅僅會影響到自己事業上的發展,而教師不一樣,他一旦將自己的認識,自己對于行業發展方向的研究結果傳輸給學生的話,他影響的將是一大批人,那么這么一大批人他們對于整個行業發展的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強大的動力。
教師也有責任開拓自己的眼界。社會是迅速發展的,如果教師自身的眼界不夠開闊,學生的眼界也會受到局限。教師的眼界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開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參加重要的學術會議等等方式都可以有效的拓寬自己的視野,這種眼界上的開闊也必然會體現在教師的教育過程之中。教師的眼界會通過多個方面體現出來,例如教學中的語言、認識問題的深度,淵博的各類知識積累等等,而這些恰好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只關心自己所教的教材內容,而要及時關心社會的發展,關心所教學科涉及行業的發展,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了,教師所講的內容才更有分量。
教師的另外一個責任就是對于自己家庭的責任,教師的工作決定了他們的事情往往多而雜,特別是對于班主任來講,精力大部分都集中在了所帶的班級里,因此非常容易影響到其家庭,甚至對于部分老師來說會嚴重影響其家庭責任的執行。以前經常有老師說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生身上,甚至沒有時間來照顧家里等等,類似的說法都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是一種非常冠冕堂皇的說法。家庭責任是每個人最基本的責任,家庭責任都盡不好,何談其他責任呢?畢竟家庭才是一個人生活的基礎,換而言之,只有當一個教師能夠很好的盡職盡責的時候才能更好的完成他在一個班級中的責任。
既然提到責任,責任就是雙向的,教師對于這個社會的責任是十分巨大的,那么這個社會也學要完善對于教師的責任,現在的社會也逐漸的發現了這個問題,首先便是從教師的待遇上體現的,這個問題是不可以避而不談的,不要從道德上約束教師,不要認為教師一旦在乎自己的待遇就是不應該的,首先說,認為教師不該提到待遇問題的人本來就是不道德的,提高待遇是教師的權利,因為待遇和社會責任是對等的,從哪個行業上來說都是這樣,不要隨便的扣上道德的帽子,不要指望著一群沒有得到應有待遇的教師可以完善的盡其責任。例外一個便是社會對于教師的看法,這點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現在人們不再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教師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教師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職業。在人們的肯定當中,教師的責任感也會越來越強,這是一種相互促進的力量。
責任,確實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詞,特別體現在教師身上,他們的責任巨大而多樣,能夠準確意識到這些責任,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光有助于教師自身的發展,更是教育改革能夠有效實施的具體要求,教師需要全面而強烈的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社會也需要要配合教師的這份責任,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之下,教育改革必然會取得巨大的成功!